電子郵件行銷的理想開啟率是多少?

電子郵件行銷的理想開啟率是多少?

author
Kelly Chan
date
September 16, 2025
date
1 分鐘閱讀

電子郵件行銷的一個良好開信率通常介於20% 到 30%之間,這取決於您的行業、受眾及活動類型。雖然很多人認為 32% 是高於平均水準,但重要的是要記住,開信率並非成功的最終衡量標準。技術變化——尤其是蘋果 iOS 的隱私更新——使開信率變得越來越不可靠,因為郵件預覽或自動化系統可能會膨脹這些數字。

開信率主要表示您的主旨行在吸引注意力方面的效果,但它們並不保證參與度或收入。相反,行銷人員現在更專注於點擊率、轉換率和整體投資報酬率 (ROI),因為這些指標更能反映真實的受眾興趣和活動績效。

電子郵件行銷開信率基準

行業平均開信率平均點擊率退訂率
商業與金融31.35%2.78%0.15%
非營利組織40.04%3.27%0.18%
教育與培訓35.64%3.02%0.18%
電子商務29.81%1.74%0.19%
所有使用者35.63%2.62%0.22%

從上方數據來看,很明顯電子郵件表現於不同產業間差異甚大。非營利組織的開信率最高,達40%,顯示出忠實受眾的強烈參與感。教育和培訓以35.64%的平均開信率排名第二,顯示針對性的內容能與學生及專業人士產生良好共鳴。

另一方面,電子商務的開信率(29.81%)與點擊率(1.74%)較低,這表示促銷郵件在競爭激烈的收件匣中常難以吸引注意。商業與金融郵件的表現稍高於電子商務,但仍低於35.63%的整體平均水準。

這些基準對設定合理目標很有幫助。將您的電子郵件表現與行業平均做比較,有助於識別改進空間,並設定您所在領域中「良好」開信率應該達到的標準。

為什麼開信率變得不那麼可靠

  1. iOS 隱私變更 – 蘋果的郵件隱私保護會預先載入郵件,並自動標記為已開啟,即使收件人尚未查看。
  2. 自動化郵件系統 – 垃圾郵件過濾器及安全檢查可能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觸發開啟紀錄。
  3. 多次開啟 – 一些收件者可能多次開啟同一封郵件,導致您的數據膨脹。

應該關注的其他指標

  • 點擊率(CTR) – 通過追蹤實際點擊連結的用戶來衡量真實參與度。
  • 轉換率與收入 – 電子郵件行銷的最終目標是獲利。
  • 訂閱清單健康度 – 監控退訂、垃圾郵件舉報及非活躍訂閱者,以維持高品質清單。
  • 點擊後參與度 – 追蹤收件人在點擊郵件後與您的網站或登陸頁面的互動情況。

提升開信率的小提示

  • 定期測試並優化主旨行
  • 根據受眾進行細分,提供個人化且相關的訊息
  • 確保您的發件人名稱具辨識度且值得信賴。
  • 維護清潔且活躍的郵件清單,降低退信及垃圾郵件投訴。

歸根究底,雖然「良好」的開信率可提供一個基準,但它只有在具體情境中才有意義——將其與您過去的活動、行業基準,更重要的是與直接影響收入的指標做比較。

call to action

推薦閱讀

推薦AI自動化模板
YouTube連結自動轉字幕
YouTube連結自動轉字幕
將YouTube影片自動轉字幕,快速生成AI字幕並更新到資料表中。支持YouTube自動字幕、YouTube自動生成字幕,提升影片管理效率。

Coming soon

品類規劃
品類規劃
品類規劃是在特定時間段內選擇要銷售的產品組合,並決定如何在不同地點或銷售渠道之間分配這些產品,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過程。本模板包含“商品”和“供應商”兩個數據表,你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和調整,以滿足具體業務需求。
銀行對賬單附件轉數據庫
銀行對賬單附件轉數據庫
將手工上傳的銀行對賬單PDF附件,透過圖像識別技術,提取總支出和股票數據,並生成數據記錄到Bika數據表中

Coming soon

Lightweight CRM
Lightweight CRM
A lightweight CRM template designed to manage companies, contacts, sales pipelines, investor opportunities, and activities efficiently
跨境電商供應商訂單協作
跨境電商供應商訂單協作
專為跨境電商設計的高效訂單協作流程,通過智能匹配和輪詢機制自動分配C2B訂單任務給合適供應商,實現從訂單接收到生產交付的全流程自動化管理,提升團隊效率並減少手動錯誤。
IMAP客户服务记录自动化
IMAP客户服务记录自动化
IMAP邮箱监听服务模板专为客服与销售团队量身定制,旨在自动化捕获并实时记录客户的邮件到客户服务记录。这一流程不仅提升了客户互动的追踪效率,而且确保了对客户反馈的零遗漏。此外,该模板还能详细记录每位客服对客户邮件的响应情况,并能够定期生成报告,为团队提供清晰的工作概览。
為什麼開信率變得不那麼可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