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電子郵件行銷仍然有效嗎?
電子郵件行銷絕非過時。即使在由社交媒體和新興渠道主導的環境中,它仍然是一種穩定、具成本效益且高度可測量的方式,幫助企業觸及其受眾。全球每日超過 40 億電子郵件用戶,促使電子郵件實現個性化溝通、自動化工作流程及即時績效追蹤。
更重要的是,現代的 AI 技術將這一切推向新層次——優化發送時間、大規模個性化內容,以及自動化受眾分群——進一步提升效率,使電子郵件行銷成為更強大的參與、轉換及長期客戶維繫工具。
高投資回報率讓電子郵件行銷難以超越
電子郵件行銷持續帶來最高的投資回報率之一。最新行業數據顯示,企業每投入 1 美元,平均可賺取 36–42 美元,超越搜尋引擎優化(約 22 美元)及付費搜尋廣告(約 17 美元)。即使是中小企業也能利用自動化和 AI 進一步降低成本,同時保持精準目標,使電子郵件轉化為可預測且可重複利用的收入渠道。
AI 與自動化大幅強化電子郵件行銷
現代由 AI 驅動的平台如 Bika.ai 或 MailChimp,讓行銷人員能自動化從受眾分群、個性化內容創建、發送到後續追蹤的所有流程。自動化降低超過 40% 的手動工作量,並確保活動在最佳時刻發送。實施自動化養成序列的企業,於六個月內開信率提升 25–30%,轉換率最高改善 35%。
個性化超越「名字」的階段
電子郵件行銷已演變為生命週期驅動的個性化:
- 針對性訊息:使用 RFM 分析、行為追蹤及預測標籤,將受眾細分為數十甚至數百個微型群組。依個人情境匹配優惠及內容,點擊率提升 20–30%。
- 旅程編排:視覺化自動化工作流程讓品牌得以觸發歡迎、啟動、維繫、重複購買及召回活動,減少轉換周期 15–25%。
- AI 強化:機器學習動態調整發送時間、產品推薦與內容比重。整合 CRM 與 CDP 系統,自動彙整反饋並迭代分群規則,節省人工同時維持參與度。
行動優化與顧客體驗至關重要
由於大部分電子郵件開啟來自行動裝置,70% 的顧客會刪除在手機上無法正確顯示的郵件。行動優化不佳可能導致退訂,而設計良好的行動郵件則增加參與度與留存率。同樣地,分群且即時個性化溝通——如生日訊息、產品發布或限時優惠——提升顧客體驗並鼓勵重複購買。
電子郵件行銷支持內部及自有媒體策略
不同於付費或賺取渠道,電子郵件屬於自有媒體渠道,賦予企業對訊息及受眾觸及的完全掌控。訂閱電子報屬自願行為,意味著訂閱者積極與品牌互動。這種內部性質使企業能與願意接收訊息的受眾溝通,同時減少廣告浪費並隨時間提升品牌信任度。
精選與互動內容提升參與度
電子郵件適合發佈精選或互動內容,如部落格文章、產業新聞、影片、播客及資訊圖表。研究顯示 91% 消費者偏好互動內容,但大多數行銷人員未能提供。將互動或精選內容納入郵件能提升參與度、引導網站流量,並將品牌定位為值得信賴的權威。
隱私與合規為 2025 年重點
隨著更嚴格的隱私法規及蘋果的郵件隱私保護更新,企業必須聚焦透明度與同意機制。雙重確認機制及隱私合規的電子郵件策略,不僅減少垃圾郵件投訴,也提高顧客信任。有趣的是,根據最新研究,電子郵件比社交媒體或橫幅廣告更受信賴,接受率高出高達 108%。
結論:電子郵件行銷並未過時
2025 年,電子郵件行銷依然是數位策略的基石。憑藉 AI、自動化、個性化、行動優化與隱私合規,它持續帶來可預測的結果、高投資回報率和強勁的顧客參與。投資現代電子郵件實務的企業,在獲客及留存方面維持競爭優勢。

推薦閱讀
推薦AI自動化模板





